<
t8b4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返火红年代 > 重返火红年代 第107节
    这边大门第一次被打开,孙爱国就开着四不像去汇报工作了。

    街上,门卫早就接到了通知,把通往实验室的铁门打开,门卫第一次看到四不像,也惊呆了。

    这……看起来怎么那么奇怪呢?

    咚咚咚!孙爱国挂上低速挡,油门一踩,柴油机烟囱就喷出一道黑烟,油门踩大了……

    路人也是很奇怪,这什么车的声音,等到孙爱国开着四不像出来之后,大家也是眼睛一亮,然后就纳闷了,这是什么车?

    卡车不像卡车,小汽车不像小汽车,这什么玩意……

    来到路上,孙爱国摁了一声喇叭,然后踩离合,挂高速挡,四不像就冲出去了,留下一道黑烟。

    路上看到的人下巴都要掉下来了,这是什么车,人怎么就坐在哪上面的?

    交警也是纳闷?这是什么车,卡车,小汽车,都不是啊,驾驶室都没有一个?

    四不像之所以没有车厢,其实也是为了安全,方便驾驶员看到情况,遇到危险,跳车也方便不是。

    而且矿山,工地都不会太快,要驾驶舱没啥必要。

    “这是小型柴油机的图纸,你们自己看看有时间搞。”刘海等到孙爱国走了,就拿出了小型柴油机的图纸。

    “马上搞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。”李大力三人那里想歇着,现在正打着鸡血呢。

    刘海这边要准备去上课了,校长为刘海创造了一个机会,那就是每天晚上的晚自习,刘海就在大学一年级的老师办公室里面学习,每天跟不同老师,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刘海需要每天晚上去工业大学,本来校长准备给刘海准备宿舍,刘海拒绝了。

    校长知道刘海比很多老师都强了,因为几次摩托车厂的验收成果都是专家,校长与这些专家之间都认识,自然知道很多东西。

    刘海觉得这样也好,每天晚上学习,星期六下午就可以回老家看看,心里惦记着未来的儿子或者是女儿什么的。

    孙爱国一路带着黑烟到了京都一机部这边,传达室的看到四不像,正准备拦截,一看坐的是孙爱国,得,领导的心腹,让他进去。

    孙爱国就把四不像开进了京都一机部大院,领导也知道摩托车厂搞了四轮柴油车,听到动静出来,第一眼,好丑!

    这玩意一点美感都没有,驾驶室都没有,要不是驾驶室前面有个仪表台用铁皮围着,这玩意怎么看怎么就不顺眼。

    “领导,请看。”孙爱国把液压打了起来,车斗就缓缓的升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。”孙爱国把液压打起来之后,跳下车,得意的问道。

    领导眼睛一亮,然后仔细看了起来,底盘,传动轴,发动机,车厢,液压。

    “啧啧,这个车改一改就是卡车了。”领导也是很有眼光的。

    “领导,就这样,矿山上要那么多零碎干什么。”孙爱国开始看到也有些嫌弃,毕竟驾驶室都没有一个?

    但是上车之后才发现,这玩意开着视野好啊,而且风吹过脸庞,感觉好刺激。

    为什么敞篷那么多人喜欢,不就是为了这点风,这是其他车感觉不到的,为什么喜欢骑摩托,还不是因为风吹的感觉……

    “这都自卸车了,技术难度不小啊。”

    “的确,这种卸货比其他的快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咋的,这要是运煤,到了地方,一车唰就没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几个人累的狗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矿山最好,铁矿石什么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,结构简单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摩托车厂还有啥不能造的。”

    孙爱国听到其他人夸奖,心里也是美滋滋的,领导把孙爱国叫到了办公室问道:“量产有把握没有?”

    “当然有。”孙爱国立即答应。

    摩托车厂现在生产工艺,技术,责任这些都非常到位。

    本来刘海还以为严格要求这些很难做到,毕竟有些人就不听话,但是自从厂子门口的名字有了之后,厂子的工人自己严格要求自己,刘海这边说什么工艺,车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的,新进厂的就被厂长带到荣誉室,让这些新人看看镜框里面的厂名,新工人自然不敢嘻嘻哈哈的,生怕做不好,对不起厂名。

    京都一机部的领导刚才就把情况汇报上去了,部里面就派专家来验收了,专家第一眼看到这四不像,也是有些惊愕,这给人一种太简单的感觉。

    一机部这边调来了一个卡车,还带有三吨货物,把三吨货物转移到这四不像车上。

    专家就查看弹簧钢板,还有整车底盘的各种数据对比,孙爱国还开车出去溜达了一圈,四不像高速其实还是不慢的。

    回来之后,液压自卸启动,轻而易举就顶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看似简单,技术难度一点也不低啊,这个技术完全可以造卡车了。”几名专家初步得到一个结论。

    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,微微有些惊讶,毕竟这车看起来太简单了,专家继续解释。

    “发动机,变速箱,底盘,卡车有的,这车也有,而且这车比卡车维护还简单,唯一不好的就是下雨可能不好。”

    “单缸柴油机油耗低,后期维护成本更低。”

    “自卸液压装置,这个可以说比现在大多数卡车都先进。”

    “底盘高,适合现在大部分路况,这辆车现在看来,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,特别是摩托车厂针对的是矿山,这种车在矿山比卡车都好用,就是人有点遭罪。”

    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,开口说道:“摩托车厂能不能最快拿出一批样车,我们送到矿山去测试?”

    “能。”孙爱国就等这一句话了。

    “那就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一机部领导也知道,矿山运输设备多缺,很多地方还在用骡马之类的,关键是这玩意自卸,这多快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孙爱国就是要这个,有领导这样说,自己剩下的空厂房直接就用了。

    然后刘海就成光杆司令了,李大力三人被孙爱国暂时借调到了新车间生产样车,对刘海说让刘海自己好好休息。

    其实什么样车不样车的,就现在国内只要四个轮子能跑,就不错了,生产出来再不好都有人抢着要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这手扶拖拉机还落在自己手上。”刘海只好自己搞手扶拖拉机了。

    第187章 大厂

    相比四不像,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是一代神机,耕地,抽水,运输,碾场,加工,发电。

    不过孙爱国要想快点搞四不像,刘海也理解,因为现在汽车全靠进口,每年一万多辆。

    就使用成本,性价比,来说,四不像都是很合适的,虽然载重量差了点,但是价格便宜啊,又耐造,结构简单的没办法再简单了。

    刘海只好一个人自己造,12马力柴油机就更简单了,不带轴传动,直接上皮带,维护更加简单。

    刘海自己一个人忙乎着,心里惦记着厂长说的人,自己维修科缺人啊,当然要是刘海知道要厂长要往维修科招女工,第一时间拒绝。

    维修科都是体力劳动,招个女工算什么回事。

    下午在食堂吃了晚饭,刘海就骑车去工业大学了,开始上课了。

    “老师好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好。”刘海来到学校大学一年级的老师办公室,这也是校长单独搞的。

    “小刘同学,早就听过你的名字了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我们这些也就是理论,你们这些工厂的干部比我们懂得更多。”几名老师也很客气,刘海带了茶叶的,三包茶叶,茉莉花,绿茶都有,厂长批的。

    “老师您客气了,我这点不算啥。”刘海赶紧的谦虚的说道。

    今晚是化学课,安老师,男的,年纪大概四十岁,戴着眼镜。

    晚自习刘海就在老师办公室,安老师低声的辅导刘海化学课,其余老师则去上自习课。

    下课之后刘海打了招呼就走了,安老师啧啧的叹道:“刘海同学的知识面很广啊,我感觉他明年大学毕业考试都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都是朱老师教的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那里,那里。”朱老师虽然谦虚的说那里,表情还是很满足的。

    刘海先回厂子,然后保卫科又把刘海送回四合院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睡了,刘海先来看看自己的房子。

    房子第一层只有2米六多一些的样子,松木楼板,第二层中间要低头,两边只有四十公分不到,睡觉的话,头要朝中间,朝两边的话,十分不方便。

    高度也没有比原来高多少,两边高了二十来公分,中间也就十公分。

    有人问周围邻居有意见没有?有什么意见,这是公房。

    没错,这个房子刘海本来可以选择买的,但是刘海感觉买也就那样,等以后自己买整套的多好,现在公房少很多麻烦,主要还是觉得小,这里以后不一定拆迁,没啥搞头。

    就是公房,刘海也出钱买材料了,因为街道不可能给每个申请修缮的都出材料这样搞,所以有邻居嘀咕一句,立即就被修房子的怼回去了。

    “有本事你也拿钱买材料,我们也给你修。”

    好在房子不大,高度虽然低点,房子小就不怎么看的出来,房子大层高矮了,才看的压抑的厉害。

    房子里面是那种青砖清缝的样子,没有粉刷,清缝的用的青砖不一样,要周正很多的。

    洗漱之后,刘海就休息,暂时不需要去航母空间学习,就是去解决一些牛奶。

    第二天白天继续上班,制造单缸柴油机,主要是铸造这一块耗费时间。

    中午趁着吃了饭,刘海就在厂子里面溜达了起来,许大贸不是说占地两站路了,原来摩托车厂不算很大。

    增加的第一个是蜂窝煤机器制造车间,这个车间已经没有了,改成了装配车间,装配车间就四个,125两个,250两个,分别是一个两轮,一个三轮。

    就这四个车间就占地很大了,装配车间过去是四个大的发动机总成车间,120,250摩托车发动机以及变速箱制造。

    过去之后就是100吨的液压机车间,两个。

    500吨的液压机车间两个,一个正式开始制造,一个还在建设。

    过去一大片就是防爆高压管车间,还在往后面延伸。

    “刘科长。”

    “刘科长。”

    “刘科长,进来歇会。”

    “不了,你们忙。”

    然后才是新建的四不像车间,占地很庞大了,其实厂子里面认识刘海的并不是很多,原来的老工人认识,新进来的这些工人不认识。

    这些工人有些是招工来的,有些是从其他厂子调来的,没办法,厂子扩张太快了。